水是豬肉中含量最多的成分。豬肉愈肥,水分的含量愈少,豬齡越小,含水量越高。豬肉不同分割部位的水分含量差異也很大。紅肉含水量約70%~80%,皮膚為60%~70%,骨骼為12%~15%。
根據《GB18394-2001畜禽肉水分*》,采用深圳冠亞技術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SFY-30R紅外線快速干燥法檢測,國家標準對畜禽肉類水分*的要求如下表,正常的分割豬肉本身滲出的少量水分,不是注水肉,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。
一、豬肉為什么會出水?
1.水是豬肉中含量最多的成分,不同的分割部位其含水量差異也比較大。例如,通脊肉和前后腿的瘦肉部位含水量明顯大于其他部位;
2.豬肉在部位分割、包裝、儲存、配送過程中受擠壓,導致豬肉組織中的汁液滲出;
3.白條或分割肉在儲存、運輸過程中,溫度的頻繁波動導致肉類出水;
4.因分割人員不專業導致較多瘦肉組織被切開后,豬肉組織的水分從切面滲出;
5.在生豬的運輸和屠宰過程中,導致豬肉的應激反應,出現PSE肉(見最下方備注),導致豬肉PH值下降,豬肉組織出水明顯;
6.冷凍肉反復凍結、解凍,也容易導致解凍后出水嚴重;
7.被人為故意的注水的豬肉,即俗稱的注水肉。
二、如何控制來貨豬肉水分,保證豬肉品質的?
1.所有供貨商,在合作之初都經過的了資質證照的審核,索取供應商的資質和屠宰廠的資質,包括但不限于諸如供應商的營業執照、定點屠宰許可證、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等。
2.對每批次豬肉都索取供應商的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(俗稱檢疫票),保證來源途徑正規。
3.在豬肉入庫時,專業質檢人員使用深圳冠亞生產的SFY-30R肉類水分快速檢測儀對豬肉的分割部位進行檢測,對于肉類水分超標的拒收處理,嚴格檢測避免了注水肉入庫的風險。
三、冷鮮肉屠宰分割后出水一般有多大屬于正常?
冷鮮豬肉在屠宰分割后,多多少少會有一定程度的出水現象。如果控制得當,出水率(汁液流失率)不超過1.5%的情況下屬于正常(舉例,豬肉5斤裝的豬前后腿肉,出水不超過37克明水即可視為正常)。如果大量的明顯出水,則可能存在人為注水的情況。
河北冷凍肉水分快速測定儀的如何正確使用:
抽樣:按GB9695.19規定的方法執行。
試樣制備:
1、鮮肉:將剔除脂肪、筋、腱后的肌肉組織用絞肉機(孔徑不大于4mm)至少絞兩次。絞碎的樣品應保存于密閉容中。
2、凍肉:自然解凍,并記錄解凍前后的樣品重M1和M2;(精確至0.01g),解凍后的樣品按4.2.1處理。
3、測定結果表述:
3.1、鮮肉的水分含量按4.3或4.4的測定值報告結果。
3.2、凍肉的水分含量按下式計算:
[(M1—M2)+M2×C]/M1×100,式中M1 解凍前樣品重量(g);M2 解凍后樣品重量(g);C 解凍后樣品水分含量(%)。?
4、測定方法1按GB/T9695.15規定的方法測定(干燥箱干燥法-仲裁法)
步驟:清洗稱量皿→烘至恒重→稱取樣品→放入調好溫度的烘箱(100~105℃)→烘4小時→于干燥器冷卻→稱重→再烘0.5小時→稱至恒重(兩次重量差不超過0.002g即為恒重)
計算:水分=G2-G1/W
G1——恒重后稱量皿重量(g)
G2——恒重后稱量皿和樣品重量(g)
W——樣品重量(g)